查看原文
其他

以为采茶简单又轻松?悄悄告诉你:漏!大漏特漏!|冷历史会说话Ⅵ

寻一处无事之境,随一盏清茗,走进宋朝的茶文化。这里是四川新闻网特别节目《冷历史会说话第六季: 来一盏宋茶》。

今天我们将要讲述的是:以为采茶简单又轻松?悄悄告诉你:漏!大漏特漏!

采茶,听起来似乎不难,电视上的采茶姑娘们灵巧地在茶丛里穿梭,双手一捏一提,不一会儿竹篓就装满了新鲜的嫩尖儿。

看着倒是唯美又轻松,但是只有真正采过茶的人才知道这活儿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,尤其宋茶对采茶的要求只会更高,今天,我们就来唠唠宋茶采茶中的那些门道。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首先您得有个背在背后的茶篓和放在胸前的水罐:普通鲜叶扔进茶篓,精品茶芽放入水罐;再准备好银镊和竹剪,作用同样是便于拣选和分级。

工具准备好了,接着就等待春天的到来吧!

如果不是闰年,宋朝茶农会从惊蛰前三天开始动工,最后赶在谷雨之前完工,这一整年里,能不能采到合适的茶,就全看这短短两个月了,真正是“错过等一年”。

那为啥茶农不在其他季节采茶呢?

据《宋茶》作者李开周分析,这可能是因为宋朝的蒸青绿茶需要尚未开面的嫩芽做原料,加上宋朝人追求的是兼具清甜、清香、醇厚、细滑这四种口味的茶汤……这下破案了,如此高大上的偏好,果真只有春茶能满足。

新的问题又来了,牺牲掉了其他季节,只在谷雨前采茶,那可以全天候赶工吗?

答案是否定的。

你看现在的茶农采茶,早上穿雨衣,上午和下午还戴遮阳帽。如果来到宋朝,就把遮阳帽扔了吧,因为根本用不着。宋朝人采茶必须赶在出太阳前收工,为啥?太阳一出,顶芽迅速开面,瞬间就从高级芽茶变成了普通叶茶,从而失去采摘价值……

没想到一杯清茶中居然有这么多讲究,宋朝人在做茶这件事上真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工匠精神。

下期节目我们将为您讲述有关让宋茶区别于现代茶的最重要工艺——研膏的故事。

11月24日起,四川新闻网、首屏新闻客户端、喜马拉雅邀您共品“宋茶”。

策划丨 楚彦 唐明 侯敬文

文案丨赵梓君

配音丨四川传媒学院 苏阳如月

配音指导丨李梦洁 李赵卓

视频制作丨李清燕

封面设计丨李佳俊

来源丨四川新闻网

编辑丨刘亚宇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